085【魔幻现实主义】_民国之文豪崛起王梓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5【魔幻现实主义】

第(3/3)页

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宣告着“五四文学革命”开始,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十年间,全国大大小小的文学社团,以及相应的刊物,足有100多个。

  它相当于一场文学界的思想启蒙运动,白话文写作让汉字的力量获得释放,极大提高了信息和科学的传播速度。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解放,自由、民主与科学受到人们的追捧。

  五四文学革命,同样也革新了中国文学的创作思维,大致分为“为人生派”(现实主义)和“为艺术派”(浪漫主义)。

  “为人生派”认为,文学是一种工作,它应该反应人生、反应社会现实,探讨关于人生与社会的一些问题。所以,这一派创作的小说,也被称为“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的扛鼎大拿首推鲁迅,《狂人日记》堪称此类翘楚。其中“乡土文学”在问题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或多或少都受鲁迅影响,反应了当时中国农村的尖锐问题。

  “为艺术派”则刚好相反,他们强调作家的自我表现,其中以郁达夫为代表人物。这派作品更讲究文学技巧和表现形式,在追求个人解放的同时,也充斥着欲望和小资情调。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郭沫若的革命文学,常常也被划分进“为艺术派”。

  不管是“为人生派”,还是“为艺术派”,相对老旧文学而言都是进步的,都是五四文学的组成内容,只不过各自表现形式不同。

  时至今日,五四文学已经发展成熟,并且步入瓶颈时期。不管是乡土文学、革命文学,还是自叙派意识流,都很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各种题材已经写烂,继续创作只能是拾人牙慧。

  一部分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外,比如即将兴起的“新感觉派”,便是受日本文学影响。

  周赫煊的魔幻现实主义版《神女》,一旦在杂志上连载,估计会让无数作家惊爆眼球,整体呈现懵逼状态。

  

                                        

                                        

                                                王梓钧说

                                                推荐两本朋友的书,一本《大宋好屠夫》,穿越成水浒里面的镇关西;一本《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穿越成汉末皇帝刘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瞅瞅。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