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万里长城永不倒】_民国之文豪崛起王梓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77【万里长城永不倒】

第(1/3)页

  “周先生,幸会!”

  “你好,聂主任!”

  此时的聂耳非常年轻,年仅22岁,却已经当上中国最大的唱片公司的音乐部主任,绝对能算得上青年才俊。

  联想到聂耳的遭遇,周赫煊感到无比惋惜。

  历史上,聂耳明年就会死,在日本游泳时不幸溺水。他虽然只活了23岁便英年早逝,却为中国留下宝贵的遗产——《义勇军进行曲》。

  李楷生对聂耳说:“紫艺,周先生要录制几张唱片,你来亲自负责。”

  “好的,我会处理好。”聂耳笑道。

  李楷生又转身对周赫煊说:“周先生,我先去找法务部弄合同,你稍等片刻。”

  周赫煊点头道:“请便。”

  等李楷生离开办公室,聂耳热情地说:“周先生请坐,你要录什么歌?歌谱带来了吗?”

  “你这里有歌谱本子吗?”周赫煊问。

  聂耳立即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歌谱本,递给周赫煊说:“周先生以前学过音乐?你那首《松花江上》写得非常好。”

  “业余的。”周赫煊笑了笑,很快把《兰花草》、《松花江上》和《鸿雁》三首歌的词曲写出来。

  聂耳惊讶道:“一次就录三首?”

  三首数量并不少,民国时期的黑胶唱片,每张往往只灌录两首歌(正反面)。

  最老式的78转黑胶唱片,每面只能录4分钟。45转的黑胶唱片时间稍长,但每面也在10分钟左右。这两种唱片属于市场主流,价钱相对便宜。

  就在三年前,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33又三分之一转的LP密纹唱片,使得唱片每面的录制极限达到18分钟(50年代提升到22分钟)。这种唱片成为未来的标准黑胶,一直到80年代仍在市场上发行。

  聂耳说道:“三首歌的数量很尴尬啊,有点浪费唱片空间。”

  周赫煊并不了解现在的行情,问道:“什么情况?”

  聂耳笑着解释道:“以一首歌5分钟为标准,如果选择45转的唱片,正反面可以录四首歌。如果选择LP密纹唱片,正反面可以录六首歌。要不,你再加上一首,凑齐一张45转的唱片怎样?”

  “让我想想。”周赫煊立即沉思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