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5章天之方蹶,无然泄泄_诡三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25章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第(2/3)页

大?

    那就先缓一缓。

    反对声浪小,或者只有零星几个不识时务者跳出来?

    那就干掉这些跳起来的反对者。

    用血淋淋的人头告诉所有人,逆潮流而动者,死!

    等待大多数选择了沉默,下一步的操作就顺理成章了。

    而后,曹操开始使用天子仪仗,王宫的建制也明目张胆地效仿皇宫规格。再立曹丕为魏王太子,宣告世袭权力的合法性……

    至此,那个曾经辉煌的汉室,在人心层面已经名存实亡。

    大多数人的沉默,已经从无奈的选择,变成了必然的顺从,甚至主动的迎合。

    而在这个权力更迭,道义沦丧的全过程中,有一点显得尤为刺眼,也尤为值得深思。

    百姓的愚昧无知,是因为知识量的不足,是因为先天上的阶级低下,但是那些士族子弟呢?

    那些四处高喊着代表这个,代表那个的封建王朝的知识分子呢?

    当然,这些封建王朝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都是儒家子弟。

    或者说,是那些『代表』了儒家的士族子弟们,在面对滔天权势时,又是选择了什么?

    斐潜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

    当后世之人嘲笑明末东林『头皮痒,水太凉』的丑态时,又有多少人会去深究,这些以儒家道统继承者自居,掌控着封建王朝话语权的所谓『大儒』和『精英』们,在每一次王朝鼎革,纲常倾覆的关键时刻,究竟扮演了怎样自相矛盾的角色?

    他们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走向这样的一条『精神分裂』之路?

    以历史上东汉的士族集团的道德标杆,颍川荀氏为例。荀彧选择了以生命捍卫他所信奉的汉室正统与儒家忠义,其侄荀攸却在家族存续与个人前途的考量下,转向支持曹操。

    这种同一家族内部核心成员的截然分化,恰恰赤裸裸地展现了整个士族阶层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遇到无法弥合的撕裂之时,本能的妥协性。

    那些平日里高冠博带,在太学,在朝堂,在乡野间高喊着代表了『忠孝仁义』,满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族知识分子们,平日里占据着道德高地指点江山。

    然而,真到了需要挺身而出,以性命捍卫道统的关键时刻,勇于抗争,宁折不弯的,永远都是如荀彧那样的少数异类。

    而大多数人,则是在恐惧与算计中选择了沉默,或者更甚,积极地参与交易,用手中的笔,口中的『天命』,为篡逆者披上合法的外衣,换取新朝的一官半职,几亩良田。

    这一套由曹氏提出,东汉末年士族操作,然后由司马氏『发扬光大』的禅让模式,其复制性简直强得可怕。

    司马氏几乎就是完全照搬了曹操当年的全套操作,甚至连劝进表的文辞都写得如出一辙,充满了虚伪的『天命所归』,『民心所向』!

    他们甚至连掩饰一下就懒得做了!

    到了南朝宋齐梁陈的更迭,这套流程更是演变成了固定程式,如同上演一出出乏味的木偶戏。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其核心剧本,也依旧脱胎于这套古老的『劝进禅让』模板。

    ……

    ……

    溯儒门初立,经纬人伦。

    倡揖让以和邦国,陈礼法而约紫宸。

    本欲执圭璋衡帝力,持规镜鉴天心。

    然时移世易,代鼎新主,忽焉饰丹墀之仪,委同刍狗。

    弃若敝帚,神髓既隳。

    空余俎豆之形骸,徒存钟磬之虚响。

    竟欲为升阶之砺石,寿求金石,实自戕其志,自剪羽翼,悲乎!

    自此以降,孔圣遗训,君礼臣忠,各守其度,尽化飞烟。

    士怀弘道之心,志在成仁取义,皆付逝水。

    唯见空窍之壳,必假朱绂之印,难离丹砂之玺,专为正其大宝之基,彰其受命之符。

    于是经义俯仰于权枢,章句屈伸随帝阙。

    道隐而器存,岂不痛哉!

    蔽塞视听,混淆是非,愚弄黔首,以此得意。

    ……

    ……

    这也正是为什么儒家能在华夏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看似独尊并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

    因为它完成了功能的彻底转换,从原本试图规范,约束皇权的积极力量,演变成了单一地,有效地约束,驯化百姓民众的统治工具。

    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有统治阶级的上层也都明白了,只要能让掌握话语权的精英阶层保持沉默或合作,让大多数的民众在儒家的伦理纲常下变得麻木顺从,那么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

    所谓的『天命』,『民心』,都不过是精心编织的谎言和随时可以更换的嫁衣。

    所以,不管是历史上那些声嘶力竭劝进曹操的董昭之流,还是当下关中这些上蹿下跳,急着要给斐潜戴晋公高帽的乡绅豪商,失意士子,他们的动机都如出一辙……

    提前下注!

    博一个『从龙劝进』的首功!

    为自己,更为背后的家族,谋取在新朝中更大的政治资本,更高的官位,更广袤的田产和更稳固的长期利益!

    这些人眼中,何曾有过半分真正的家国天下?

    只有赤裸裸的,令人作呕的私利!

    他们根本不明白,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在乎!

    这看似荣耀的劝进,会给华夏后续的王朝政治埋下多少猜忌,倾轧,叛乱和血腥清洗的祸根!

    会造成多少内部力量的撕裂与无谓的消耗!

    历史上,用血写下了答案。

    不仅是野心家的血,更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