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工业文明的种子_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8章:工业文明的种子

第(1/3)页

魏昶君注意到有个清瘦青年正在训斥学徒。

“火候差半点都不行!重测!”

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身影,动作熟练得像老窑工。

“这小子是是张缙之。”

李大牛叹道。

“刚来的时候很厌恶此地,一心想着好好表现,早点回到江南。”

“后来他在一砖一瓦的建设出这座城后,在一点一点挖掘出水渠,规划处农田后,获得了返乡的资格。”

“只是明明得了返乡许可,却自己退了船票,如今带着牧民子弟学算术,说要把铁路修到雪山那头。”

正说着,那边忽然响起欢呼声。

新一窑砖出窑了,青年们围着青亮的砖块又说又笑,有人用炭块在砖上刻字留念,张缙之撩起衣摆擦汗,只咧着嘴笑。

那些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缙绅后代,如今在窑火映照下,像是一株株生在边陲苦寒之地的野草,生机勃勃。

继续前行,便是城门了。

魏昶君在城门前驻足,仰头望着夯土城墙上的标语,夕阳将那些刷在墙面的朱砂字映得发亮。

“全民共建新边城。”

“红袍思想指方向。”

“劳动创造好生活。”

字迹算不上工整,有些笔画还带着明显的刷子拖痕,显然是当地百姓自己动手刷写的。

墙根处蹲着个老石匠,正小心凿刻着团结门三字。

“都是自发写的。”

李大牛轻声道。

“去年修城墙时,他们说也要学中原贴楹联,就让识字的人写了这些。”

魏昶君注意到标语旁还绘着拙朴的壁画。

红袍军士教牧民使用犁具的画面旁,写着感恩红袍,纺织女工操弄新式纺机的图样下,注着技术革新。

而魏昶君的目光停在了城墙拐角处,那里用稚嫩的笔迹写着。

“我们能吃飽飯了。”

落款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

“是学堂孩子们写的。”

李大牛不好意思的挠着头。

“先生教写字,他们非要写这句,说等里长来了能看到。”

魏昶君伸手轻抚那些字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