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1章:商人的未来
第(3/3)页
。
民部总长黄公辅躬身展开。
南直隶巡抚报。
“苏州沈万金设永昌粉坊,雇工三百,日产粉条五千斤,运销江北,岁利三万两,带动吴县农户种薯增三成。”
浙江布政司报。
“杭州赵氏建天工织坊,新式织机百二十台,雇女工四百,岁出棉布十万匹,童工皆管三餐,民称善。”
山西行都司报。
“大同孙氏开晋北煤厂,深井三眼,矿工八百,月出煤百万斤,供宣大铁坊,矿工月钱八百文,高于佃农三倍。”
广东市舶司报。
“广州潘振承组十三行船队,造千料海船十艘,贩瓷、茶往吕宋,岁入二十万两,雇船工水手六百。”
四川盐茶道报。
“成都李氏营川南盐场,开盐井五十眼,雇工千二百,岁出井盐百万斤,解湘鄂盐荒,盐工日供三餐,伤者给医。”
魏昶君枯指划过雇工三百、女工四百、矿工八百等字眼。
前明,大清,流寇,缙绅,土司,盗匪......还有最致命的小冰河,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是短短一两年可以更迭的,即便如今红袍军分田地,减赋税,但现在百姓的日子依旧艰难。
若不是靠着火车,公路建设,让受灾之地能迅速得到救援,现在百姓的日子可能依旧艰难。
不过如今这批大商户的先后出现,倒是能带动周边民生发展。
这一刻,他抬眼看向年迈的黄公辅。
“说说。”
黄公辅拱手,声音苍老。
“禀里长,去岁新政废匠籍、弛矿禁,商贾如得甘霖,苏杭织户增三成,晋陕煤铁翻倍,粤闽海船增十之七八,然......”
他顿了顿,抬眼,眼眸锐利。
“商利愈厚,隐忧愈深。”
民部度支司主事郑元培急道。
“苏州沈万金粉坊独占江北七成销路,杭州赵氏织坊压价收购棉花,棉农叫苦,此等豪商,恐成新患。”
另一边,税课司郎中周勉呈上簿册。
“更堪忧者,商税仍循前明旧制,十税抽一,今岁商利暴涨,但商税国库所收不过四十万两,尚不及漠北筑城一月之耗,接下来又当如何?”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