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3章:风霜藏地
第(2/3)页
炭条在木板上写字,牧奴们跟着念,声音从生涩到整齐。
老巴特用仅剩的一只手,在沙地上歪歪扭扭地描画着自由两个字,嘴角咧开,露出豁牙。
几日后,营门口贴出红榜。
“营医杨恒,救治牧奴二十七人,传授红袍律令,牧民称颂,记功一次,授红袍仁心铜章一枚。”
杨恒抚摸着那枚还带着铸造余温的铜章,看着远处毡包群升起的炊烟,第一次觉得这苦寒之地,有了暖意。
彼时草原荒芜的寒风中,一群红袍军站得笔挺。
“这鬼天气。”
一个年轻士兵小六子搓着冻得通红的耳朵,骂骂咧咧。
“比咱老家大同的冬天还邪乎!”
老兵赵铁柱没吭声,用刺刀削着手里一块冻得梆硬的肉干,眼神却瞟向营地外不远处的几顶破旧毡包。
毡包顶上压着石头,门帘紧闭,只有几缕微弱的炊烟顽强地钻出来,很快被风撕碎。
“柱子哥,你说,那些牧人还怕咱们不?”
小六子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压低声音。
“咱都来了小一个月了,帮他们打跑了扎萨克台的狗腿子,分了牛羊,杨大夫还给他们看病,可他们见了咱,还是躲着走。”
赵铁柱把削下来的肉干沫子丢进嘴里,慢慢嚼着,没说话。
他想起以前在大同边军当兵的日子,跟着千总下乡催粮,那群老兵油子踹寡妇门、抢孤老粮,被百姓背后戳着脊梁骨骂丘八,贼配军的日子。
那时当兵,就是为了混口粮饷,活着像条狗,死了烂在泥里,谁管你名声?
“不一样了。”
他哑着嗓子,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模糊。
“咱现在是红袍军。”
正说着,毡包的门帘掀开一条缝。
一个裹着破旧皮袄、脸上刻满风霜的老牧民巴特,佝偻着背,手里拿着个破陶碗,冒着风雪,一只手拄着拐杖,朝营地走来。
“巴特大叔。”
火堆旁的士兵都松了站姿,赶紧迎上去。
“这么冷的天,您怎么出来了?快进来烤烤火。”
巴特没说话,布满冻疮和老茧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