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工业区_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9章:工业区

第(1/3)页

正月初六,魏府前厅冰窖似的冷。

炭盆里的火苗蔫蔫地烧着,偶尔炸起几点火星。

空气里飘着墨臭、汗味,还有一股祛不掉的旧年糕沤久了的酸馊气,像团沉甸甸的铅云压在所有人头顶。

木案上,摊满了图册,都是京师左近的山川舆图、蒙阴铁场新绘的石炭坑道穿穴图、南方水网密布的鱼鳞册......更多是折得边角起毛、墨渍污损的各地奏报,堆得像小坟包。

魏昶君套着件旧袄子,前年母亲程氏亲手做的靛蓝棉袍袖口磨出了毛边,油渍亮汪汪一块。

如今他抄着手,目光落在案角一份摊开的登莱镇新造捕鱼大船九丈规制图纸上,眼皮耷拉着,只露出一线审视的亮光。

视线在地图上逡巡,钉子似的,最终死死钉在山东那条弯弯曲曲的山岭轮廓上。

外面时不时传来孩子的笑闹追逐声,爆竹声,年味如今还未散开。

但魏昶君没有继续沉浸在这个头一次冷清的年中,而是盯着这些密密麻麻的舆图。

厅中早候着几个人,冻得缩手缩脚。

民部总长黄公辅年岁大了,胡子枯焦,眼白里缠满红丝。

周愈才腰背僵得像个弓背的虾,神色平静。

夏允彝倒年轻些,但脸上也挂着通宵的菜色,棉靴底冻裂的泥水慢慢洇湿了一块青砖。

没人说话。

厅里静得只有炭盆里细微的毕剥声。

自从各家的后辈被调往边陲建设之后,似乎这个冷清的年便是他们和昔日里长疏远的证明。

昔日能跟着魏昶君决然造反,这些人并非是活不下去了,在场的甚至都是从前明时候爬出来的饱学之士。

他们并非不知道魏昶君想要的是个什么样的世道,尽管对后辈被送到苦寒之地不甘,可他们也知道,接下来,各地必须要开始发展了。

因为大明时期往来的泰西,安南等诸地商户极多,他们也听到了西洋各国征战掠夺的局面。

直到魏昶君蓦然开口。

“黄公辅。”

黄公辅起身,对着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