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崇祯改造计划_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5章:崇祯改造计划

第(2/3)页



“今儿晌午刚发了趟青州的煤车,您要是不嫌脏,花二十文就能搭个顺风!”

正说着,远处传来呜的汽笛声,一列满载煤炭的火车缓缓进站,黑烟滚滚,车轮与铁轨撞击的铿锵声震得地面微颤。

魏昶君望着这钢铁巨兽,恍惚间想起十年前。

那时,蒙阴的壮劳力大半都选择去莒州煤窑背煤,一天工钱不过五文,还常常被窑主克扣。

而现在,这座新建的煤矿,日产煤千斤,矿工们戴着藤帽,领着固定的月钱,受伤了还有红袍军的医馆诊治。

“老爷?老爷?”

驿丞的呼唤将他拉回现实。

“不必了。”

魏昶君笑了笑,转身上了马车。

车夫扬鞭,马车继续前行。

窗外,铁路如一条黑龙,蜿蜒伸向远方。

那是血脉。

是魏昶君为这片山河亲手接续的,钢铁的血脉。

彼时阳光洒在一片金黄的麦浪上。

魏昶君站在田埂边,望着麦田里弯腰收割的身影。

那是崇祯皇帝,大明昔日的九五至尊。

如今这个头发有些发白的青年穿着粗布短打,脖子上搭着汗巾,手里的镰刀娴熟地划过麦秆,动作比许多老农还要利落。

夜不收低声汇报。

“朱皇帝......不,朱由检上月向民部申请了这块地,平日里从矿上下工了,便自己翻土、播种,如今亩产比邻近的军屯田还高出两成。”

魏昶君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

麦穗沉甸甸地垂着头,崇祯的背脊也弯着,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进泥土里。

谁能想到,这是曾经那个深居紫禁城、连稻麦都分不清的少年天子?

魏昶君迈步走进麦田的时候,脑子里莫名席卷出宿命两个字。

崇祯听到脚步声,抬头抹了把汗,却在看清来人的瞬间僵住了。

镰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两人隔着麦浪对视,风卷起枯黄的麦芒,在阳光下像碎金般飞舞。

第一次相见,是在紫禁城的太和殿。

崇祯高坐龙椅,魏昶君作为山东官吏代表低眉,那时少年天子眼中满是忧国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