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启蒙军奔赴各地_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8章:启蒙军奔赴各地

第(2/3)页



“既是吾等之国,自当披肝沥胆,以昭当世!”

“中國......要昂立于当世各国!”

当夜,三十余名江南士子联袂北上投奔红袍军!

京师武英殿内,十二支牛油巨烛将深夜照得亮如白昼。

如今魏昶君还在忙碌,即便刚刚下了建国诏。

他站在老旧的木桌案上,面前铺着一张丈余长的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新政构想。

黄公辅正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指着图纸中心。

“最高内阁九人,须有三人出自农户,三人出自工匠,剩余三人方为士人。”

“这......”

阎应元神色有些复杂,这位监察部总长如今负责整编。

“虽然咱们已经在普及教导,可还是有很多农户工匠不识字,如何参与国政?不如仿效古制......”

“不行。”

魏昶君突然将茶碗砸在地上,瓷片四溅。

“红袍军起于陇亩,靠的就是不识字的老农用扁担打出的天下!不识字?那就边干边学!"他抓起毛笔,在最高内阁四字上重重画了个圈,内阁人可以不是读书人,但必须由百姓推举,得票多者上京,楚意,你拟个章程出来。”

楚意颔首,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

这位曾熟读经史的秀才此刻却在宣纸边缘写下天下为公四个狂草大字,墨迹力透纸背,一如之前和魏昶君共同商议红袍军语录时的姿态。

黎明时分,讨论转向地方建制。

阎应元提出按明制设省府州县,话未说完就被黄公辅打断。

“旧制皆是治民之具,我们要建的是民治之器。”

他沉默思索片刻。

“每百户设一民会,十民会选代表入县阁,如此层层上推......”

殿外传来五更鼓声时,架构终于确定。

魏昶君也开始着眼启蒙部,这个遍布城乡的组织将承担教化、监察、助民三项职能。

晨光熹微中,一队队红袍军士开始在内城广场集结。

他们不是去征战,而是奔赴各地推行新政。

这些两年前还在地里刨食的农民,如今肩负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