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现实和想象的差距_远去的风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现实和想象的差距

第(2/3)页

程,工艺的要求,零件的规格等等,这两三个月下来,也生产了二十多架,生产技能也成熟了,只是所有试飞员都提到一个问题,不知道真正空战时,飞鹰能否超出现有战斗机一筹。

在国内作战,难保不会泄密,我琢磨着,朝鲜那边消息闭塞,何不在朝鲜试一试飞机的空战性能,我等你回来都等急了,明白了吧王卓然急切道。

赵子赟点点头,看着陈志明:志明认为呢

任何飞机,都要经过实战检验,我觉得王兄的想法很好,去朝鲜打一下,对后续的改进很有帮助。

如果因为故障,或者其他原因,落入日本人手里,会不会..

这个我们也有所考虑,所有飞行员已经立下誓言,绝不让飞机完好落入日本人手中.

韩勇思索片刻:如果你们认为可行,那就让他们去济州岛,陈兄,此事你全权负责,不要让美国人知道。

陈志明点点头:行,对了,你要和我商量的,是不是和济州岛

不是,我想问你,能否通过济州岛,控制整个日本南部上空

可以。

他答得爽快,陈志明有些吃惊的看着他。

司令,自从b29开始侦察日本后,我就仔细思考过登陆日本后,空军应该发挥的作用,我们是没有海军的,一旦登陆,就必须依靠空军遏制日军的反扑,从双方实力来看,我相信日本本土的飞机要比我们多,如果是强攻日本本州岛,日军必定全力反扑,但九州岛就有些不同。

哦说说。

日本工业大部集中在本州,日军是不敢轻易调动本州岛上的所有飞机来九州岛空战的,有济州岛这个跳板,我们的战斗机可以覆盖整个九州岛,当然,光这个还不行,我们需要采取战略轰炸,用b29轰炸日本本州各工业城,包括东京,迫使日军在这些地方保留大量的防空力量。

除此之外,我建议炸平对马岛,逼迫日军本土航空队为往返朝鲜的商船护航。

韩勇轻轻点头,如果日军在本土的飞机数量很多,反而威胁到济州岛怎么办

陈志明看着他:大规模空战就看谁提前探知对方的行踪,日军飞机不可能从一个机场全部起飞,他们需要在空中汇合,我方雷达远优于日军,这就是一个优势,而另外一个优势,你得感谢孝丰兄。

是什么

空中雷达,你曾经说过的空中预警机。

什么韩勇顿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预警机

是的。王孝丰很认真的说道:在拿到美国b24飞机的图纸后,我立刻想到的就是把雷达搬上去,卓然和弼亮经过努力,很快就在解放者的顶部安装了雷达,经过多次测试,我们能够在八千米高空巡航,发现一百公里外的飞机。

其实我们的车载雷达,早已达到早期地面大功率雷达的效果,在济州岛建雷达站,是不想让美国人知道我们的水平。王卓然补充道。

好东西韩勇兴奋起来,而王卓然另外一句话让他更是想抱着这两个王亲一口

韩勇,还有个大事件要告诉你,新飞鹰上有机载雷达,能够发现三十公里外一定角度范围的飞机,而且新飞鹰装备了导弹的试验弹。

听见导弹这个他熟悉又陌生的词语,韩勇站起来又缓缓坐下:到底是导弹还是火箭.弹说清楚了。

导弹。王卓然非常肯定的回答,听着他的叙述,王孝丰也才渐渐知道其中的奥秘,叶弼亮开发的晶体管经过缓慢的再研究阶段,以及朱楠在美国后续研究成果送回来后,终于爆发出巨大威力,先后突破的双极晶体管和场效应晶体管的研究瓶颈,并且,打开了一扇大门。

电子控制技术飞速提升,让王卓然和叶弼亮感到振奋的是韩勇力排众议发展化学工业带来回报,他们依靠化学合成树脂的应用,开发出第一代印刷电路板,这就使得一些器械的体积大幅度缩小,雷达小型化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此,也就诞生了第一代的被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和红外制导空空导弹,虽说还不完备,加上燃料未能突破,在保证爆炸力的情况下,两型导弹有效射程只有十五公里,但这已经是领先世界的超级武器。

由于只能地面静态试验,王卓然和叶弼亮急切的需要进行空战试验,听到这里,王孝丰才明白,二人极力支持飞鹰实战,其实是有原因的。

你们解决大问题了韩勇立刻向陈志明下达了命令,由他前往济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