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明的弊端_大明:快!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 大明的弊端

第(3/3)页

免特权隐漏人丁,奸猾之徒又托为客籍以为规避,而丁银项目仍然存在,结果便落在贫苦农民的身上。”

  “如此一来,一方面,那些官员为追求溢额在编审时多行虚夸;另一方面舍富就贫,丁银溢额增多的结果便是使中下层民众承担起更多的丁银来,饱受“代纳”和“包赔”之苦。”

  “对于丁赋的征收来说,其结果就是在民有苦乐不均之叹,在官有征收不力之参,官民交累。”

  朱元璋越听脸色越难看。

  “人丁税竟如此危害?”

  “这千年以来,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征税的呀?”

  朱标有些不敢想相信朱雄英的话。

  “确实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征税的,而且人丁税来的也快。”

  “但是他们毫无一例外,都亡了!”

  “虽然他们亡的主要原因不是这个,但是就算没有那些事,他们不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灭亡也是迟早的事。”

  “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朱元璋心里很认同朱雄英的话,百姓的土地都被兼并了。

  活不下去,自然就会揭竿而起!

  “所以你说的那个摊丁入亩,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没错!”

  “摊丁入亩,也可以成为地丁合一!”

  “首先要做的就是废除人丁税,各地官府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

  “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摊丁以后,无地农民不再负担丁税,少地的百姓按土地或田赋数均摊丁银。”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地的不用交,地少的少交,地多的多交。”

  “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如此可以减轻了无地、少地百姓的负担。”

  “摊丁入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不过这项举措,是有利于百姓而不利于官绅地主。”

  “此举若是在全国实行,无形之中不知给多少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

  “但同时也动了无数人官员、地主的摇钱树。”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