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7章:万仞山的太阳
第(2/3)页
口音的官话笑道。
“老王,你这架渠的手艺,比打仗还利索哩!”
被调侃的军官抹着汗回应。
“莫笑,等渠通了,您教俺种葡萄就成!”
忽然一阵驼铃叮当,只见商队满载着西域瓜果驶过新修的水泥路。
队首的少年兴奋地喊道。
“俺们把哈密瓜运回来了,换回的书本正好开学堂用!”
魏昶君驻足在一架刚刚完工的水车前,伸手抚过榫卯严丝合缝的支架。
他想起史书上记载的嘉靖年间,守军为争一口井水与鞑靼血战三昼夜的往事。
而今,清冽的渠水正源源不断流入干渴的土地。
彼时魏昶君目光越过丰收的田野,望向更远处,炊烟从红砖房顶袅袅升起,有人家檐下挂起了火红的辣椒串。
魏昶君独自登上残存的明代烽火台。
脚下是生机勃勃的新城,身后是沉默的古代边墙。
真正的边疆从来不是地理界限,而是人心与荒芜的距离。
再往前走,魏昶君走近正在建设的工地,只见三十余名青壮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有人夯土砌墙,有人架设屋梁,还有人抬着新制的木制机床往屋内搬运,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木材和石灰浆的气息。
负责接待的官吏李大牛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指着工地兴奋地介绍。
“里长,这是咱们正在建的工坊区!现在有纺织工坊三座、农具修理坊两座、粮油加工坊一座,虽然规模比不上中原工业区,但足够满足本地需求了。”
他引着魏昶君走到一座即将完工的纺织工坊前。
“您看这屋架,全是按《红袍工营造法》来的,特意加高了窗户采光,里头装了十二架新式纺机,都是咱们自己仿制的。”
又指向东南角的建筑。
“那是农具修理坊,红袍军退役的老铁匠带着徒弟常驻,百姓的犁具锄头坏了随时能修,只收材料钱。”
魏昶君注意到工坊区的布局,工坊间留出宽敞的通道,地下预埋了排水陶管,每座工坊门口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