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万仞山的太阳_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7章:万仞山的太阳

第(3/3)页

挂着消防沙箱和急救药囊。

李大牛憨厚地擦着汗。

“现在条件还简陋,等铁路通过来,咱们就建真正的工业区,先让百姓学会用机器,往后就能自己造机器。”

正说着,几个牧民打扮的年轻人抬着刚出炉的奶酪模具跑来。

“李司务,俺们按天工院图纸做的压酪器,您给瞧瞧!”

魏昶君看着李大牛认真的检查,好一阵子,李大牛才回过神来,继续带着魏昶君前行。

李大牛引着魏昶君走向工地,指着几个正抬梁架的青壮介绍。

“那位赤膊夯土的汉子叫岩罕,原是云南京勤土司的幺子,刚来时整天闹脾气,说宁回山里捉雀,不留沙地吃土。”

“后来咱给他说了门亲事,娶了本地纺织女工,如今两口子卯着劲攒钱,说要当城里首批砖房户。”

又指向一个正在校准水平尺的青年。

“那是原孟连土司的侄子召树屯,读过汉书的,起初天天写酸诗骂红袍毁我祖业,现在嘛。”

李大牛从怀中掏出本册子。

“您看他写的《边塞新赋》,昔时烟瘴地,今朝稻粱川,还当选了城建司文书。”

李大牛又指着远处督工的妇人,原车里边民头人的女儿玉香,正用流利的汉语指挥施工。

“立柱偏东了!说过多少次,校准要用罗盘!”

李大牛感慨道。

“她刚来时绝食寻死,现在管着整个工坊区的进度,上月还提出流水作业法,效率提了不少。”

再往前走,便是数十名青年正在砖厂区域忙活着。

魏昶君站在瞭望台下,远远望着忙碌的身影。

李大牛在一旁欣慰的介绍。

“那边带徒弟测窑温的青年,是绍兴张家的嫡孙,刚来时娇生惯养,哪里受得了边陲的风沙,天天以泪洗面,如今倒成了烧砖好手。”

他指着另一个正弯腰检查砖坯的年轻人。

“那是南直隶王家的,现在管着三座砖窑,上月还主动改良了封窑技法,出砖率提了些,得了咱红袍衙门的嘉奖呢。”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