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人民_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5章:人民

第(3/3)页

光看去,轻声解释道。

“这些都是百姓自发的。最早是筑路民工在工地上插旗辨方向,后来家眷们都说见红袍旗如见亲人,便家家都制了旗。”

魏昶君走近一顶帐篷,看见旗杆竟是用铁路勘测的废弃标尺制成,旗面上工整地绣着藏话与汉字吉祥如意。

帐篷老阿妈笑着比划。

“红袍,呀咕嘟。”

村中央的集市旗更大些,用八块红布拼成,上面缝着粮袋剪出的锤镰图案。

卖糌粑的少女腼腆道。

“阿爸说,红袍旗插处,买卖公平。”

另一边,学堂帐篷前也有一面旗。

三十多个孩子用指蘸朱砂,在白布上按出密密麻麻的手印,组成了红袍旗的形状。

先生骄傲地看着。

魏昶君站在猎猎红袍旗下,望着远处铁路上奔驰的工程车,对扎西开口。

“知道吗?这世上最坚固的城墙,不是砖石垒的,是民心垒的。”

寒风卷着雪粒掠过旗面,那抹红色却愈发鲜艳夺目。

魏昶君抚摸着木牌上的刻痕,缓缓开口。

“孩子们呢?”

“都在帐篷学堂念书呢。”

扎西引他走到最大那顶帐篷前。

掀开帐帘,只见三十多个藏汉孩童挤在一起,跟着红袍先生朗读。

冻得通红的小脸上,眼睛亮得像星辰。

魏昶君的脚步在村尾一顶牦牛帐篷前猛然顿住。

褪色的毡布门上,赫然挂着一幅手绘的画像,画中的他身着红袍,左手握着《田亩令》,右手正将一袋粮种递给跪地的牧民。

画像右下角用藏汉双文工整写着魏里长万岁。

一旁的红袍军官吏扎西连忙解释。

“里长,这是牧民自发画的,您推广的高产粮种,让这里亩产翻了两倍......”

他的声音忽然哽咽。

“您不知道,从前他们给贵族交完租,连种子粮都留不下。”

“现在连孩子都会说一句里长万岁......”

寒风中,魏昶君的拳头在斗篷下攥得骨节发白。

他想起京师那些质疑他穷兵黩武的声音,想起母亲哭诉连家都顾不全的责备,想起弟弟葬在北海冻土时的孤寂。

可现在他看着。

“教他们喊人民万岁。”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