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人民_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5章:人民

第(2/3)页

备车马,我要亲赴乌思藏,看看百姓碗里盛的究竟是米还是糠。”

黄公辅闻言眉头微微皱起。

“里长!此去雪山万里,且寒冬腊月......”

“正是寒冬才要去!”

魏昶君抓起案头那顶牧民献上的毡帽。

“红袍将士能在那苦寒之地,我为何不能亲眼看?”

铁路没有修筑到高原之上,现在一部分路段仍在勘测。

魏昶君在高原脚下跨下火车时,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粒扑面而来。

稀薄的空气让他呼吸微促,但他只是紧了紧身上的粗呢斗篷,目光沉静地望向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

前来迎接的年轻红袍军官吏扎西激动得脸颊通红,指着那片村落道。

“里长,这里原本是无人荒滩,只因第二段铁路开工,雇了三百多名藏族民工,他们的家眷便自发在此搭帐聚居。”

踏着新修的水泥路进村时,扎西如数家珍地汇报。

“您脚下这条路是上月刚铺成的,连通铁路工地与聚居区,路修好的当天,牧民们高兴得围着跳锅庄舞!”

魏昶君注意到路旁整齐的沟渠。

“这是......”

“灌溉渠!”

扎西连忙解释。

“我们按您《边陲开荒要则》里写的三通一平标准,同步修了水渠,虽然现在天寒地冻,但开春就能引雪水浇灌青稞了。”

行至村落中心,只见二十余顶牦牛帐篷环绕着个小小集市。

几个藏族妇女正在用生硬的汉语叫卖。

“糌粑!热糌粑!”

见到魏昶君一行,她们大大方方地笑着捧出陶碗。

扎西低声道。

“这是自发形成的集市,起初只有两家卖吃食的,现在连中原的针线、盐巴都有卖了,我们顺势在此设了公平秤,教他们简单的算术。”

魏昶君目光落在村口那块木牌,上面用藏汉双文歪歪扭扭写着。

团结村。

“铁路修到哪儿,家就安到哪儿。”

魏昶君的目光缓缓扫过村落,眼底渐渐泛起暖意。

他看见每顶牦牛帐篷的门口,都插着一面小小的红袍军旗,有些是粗布缝制,有些是纸片绘制,甚至有用朱砂在木板上描出的简易旗样。

扎西顺着他的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