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国内规划_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5章:国内规划

第(2/3)页



“为何不全交给民间工匠?如今江南棉纺、景德瓷窑皆技术精湛。”

“因他们缺两样东西。”

魏昶君竖起手指。

“一是胆魄,二是资金。”

“研发新式织机可能失败十次,私坊不敢赌,建造万吨铁舰需投百万两,私商凑不出,但国有企业可以。”

“集中全国之力攻坚,铁路的钢轨、火炮的膛线、蒸汽机的密封......这些关键技术,必须由国企突破后推广民间。”

阎应元恍然大悟,神色振奋。

“就像天工院的农业技术,先由官田试验,再教给农户!”

一众人都是亲身经历过征战前明,厮杀大清的,谁都知道天工院的技术在其中出了多少力。

技术,一旦拥有源源不断的突破和领先,泰西诸国虽大,谁能争过红袍!

彼时魏昶君最后掷出重磅理由。

“更重要的,是民生与军工!”

他算了一笔账。

“若在各省建国有纺织厂,可吸纳十万女工,国有矿队需三十万矿工,国有筑路队需五十万劳力,这都是给百姓的活路。”

“而这些企业的利润。”

他目光灼灼。

“将半数投入军工,研发后膛炮、铁甲舰、连发枪,诸君可算过?一艘铁甲舰需银八十万两,靠农税要刮尽三省民财,但若国企年利千万两呢?”

书房内死寂片刻,突然爆发出激动的议论。

黄公辅心中兴奋盘算。

如此说来,国有企业算是平抑市场的秤砣,对外贸易的盾牌,技术创新的火种,民生就业的土壤,军工强国的钱袋。

这些,都是官营工厂做不到的!

魏昶君含笑点头。

“所以,必须办!”

他推开窗,晨光涌入书房。

“不仅要办,还要让国企成为红袍经济的脊梁。”

“让百姓享其利,让外邦畏其势,让后世仰其功。”

晨曦将魏昶君的身影投在墙上,他手中那卷《国有企业治理纲要》仿佛重若千钧。

“国有企业的架子搭起来后,绝不能变成旧朝的官营作坊,贪墨横行、效率低下、与民争利。”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

“必须立下三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v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